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一、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理念
1.突出“为农”理念,坚持姓农为农,广泛受益。建设田园综合体要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使农民全程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强化涉农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之间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从三产融合和三生统筹中广泛受益。
2.突出“融合”理念,坚持产业引领,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体现的是各种资源要素的融合,核心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一个包含了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仓储、金融、旅游、康养等各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要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田园综合体资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使得城与乡、农与工、生产生活生态、传统与现代在田园综合体中相得益彰。
3.突出“生态”理念,坚持宜居宜业,三生统筹。要把生态的理念贯穿到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和外延之中,要保持农村田园生态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留住乡愁,实现生态可持续。要建设循环农业模式,使田园综合体成为一个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绿色发展模式,成为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
4.突出“创新”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创意。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建立在各地实践探索雏形基础之上的新理念,没有统一的建设模式,也没有固定的规划设计,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保护和发扬原汁原味的特色。要立足当地实际,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土地保障、管理机制上探索创新举措,鼓励创意农业、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5.突出“持续”理念,坚持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是具有多元功能的农业发展综合体,要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内生动力,更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在各建设主体各有侧重、各取所需的基础上,为农业农村农民探索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全新生产生活方式。
二、田园综合体的综合区域
1.农业产业区。主要是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产品加工制造、储藏保鲜、市场流通的区域,是确立综合体根本定位,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
2.生活居住区。在农村原有居住区基础之上,在产业、生态、休闲和旅游等要素带动引领下,构建起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支撑的综合聚集平台,形成当地农民社区化居住生活、产业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来休闲旅游居住生活等三类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
3.文化景观区。是以农村文明为背景,以农村田园景观、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活动和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开发特色主题观光区域,以田园风光和生态宜居,增强综合体的吸引力。
4.休闲聚集区。是为满足城乡居民各种休闲需求而设置的综合休闲产品体系,包括游览、赏景、登山、玩水等休闲活动和体验项目等,使城乡居民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田园活动,享受休闲体验乐趣。
5.综合服务区。指为综合体各项功能和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功能区域,包括服务农业生产领域的金融、技术、物流、电商等,服务居民生活领域的医疗、教育、商业、康养、培训等,包括服务外来游客的集散、咨询、接待、交通、购物等功能。
三、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要点
1.在建设定位上,要确保田园综合体“姓农为农”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目标是为当地居民建设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其核心是“为农”,特色是“田园”,关键在“综合”。要将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作为根本原则,充分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核心产业是农业。
2.在推进力量上,坚持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集中相关政策支持合力。要充分发挥有关扶持政策的合力及地方政府主导作用,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民居建设、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等方面集中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强化与相关涉农政策和资金的统筹衔接。要充分发挥好政府、企业、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民等建设主体的作用,坚持以产业链条为主线,探索以田园综合体试点为平台,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生态领域建设,促进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方面发展,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3.在建设内容上,重点推进六大支撑体系建设。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要围绕建设目标、功能定位和模式特色,重点抓好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等六大支撑体系建设。
4.在实施路径上,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基层创新探索。田园综合体建设对资金、土地、科技、人才等要素有着较大需求。要坚持以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为引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综合体内生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在资金投入上,要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综合考虑运用补助、贴息、担保基金、风险补偿金等多种方式,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田园综合体建设主体多元,要通过财政撬动、贴息贷款等模式,引入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